被“耽搁”的广东马拉松
虽然这一阵年底各地赛事官宣、启动成风,广东的马拉松,却显得一片静寂。
截止目前,报名的尚没,官宣定档的也就11月30日顺德半马及2026年1月3日的顺德容桂环岛马。
我从7月28日至30日的广东路跑赛事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获悉,广东在2025年路跑赛事办赛清单上的赛事共74场,上半年办了21场,还剩53场。此前一年,广东通过备案申报的赛事67场,实际办赛55场。
可见,广东今年从办赛数量上增幅可喜,只是留下的档期不多了,满打满算,也就年底从11月23日起,6个周末。
今年,广东和国内体坛的头等大事是第十五届全运会,将于11月9日至21日在广东、香港、澳门三地举办。实际上,进入2025年后,广东各地就在忙全运,各种准备、测试赛,真可谓忙得不可开交。
马拉松自然是要“让路”于全运会的。一方面是各地在精力上的,暂时顾不上马拉松;另一方面是档期上的,本就不宽裕的时间又被割掉一块,全运会举办期间,肯定是不能办马拉松的。
这两年,基于天气原因,广东在4月到10月是不办马拉松的。到了11月,建议先办半马,然后逐步再上全马赛事,今年的起点,最早也就是11月23日了。
据了解,虎门半马极有可能定档11月23日,接下来顺德半马,12月的四个周日以深马、南山半马、广马、黄埔马为代表,一大批要办的赛事各自找自己的档期。我感觉,有些今年可能是不会办了。
新风向
这次的路跑赛事安全监管工作会议,既有7月28日的调研会,还有29日和30日的培训会。
调研会上,田协马拉松部副部长李国卿率队聆听了几家运营商办赛状况、地市县分级监管开展情况、省级监管裁判工作等。各方针对工作中的具体问题,进行了充分、坦率的交流。
两天的培训,可谓涵盖了办马拉松的方方面面。包括赛道设计和丈量、起终点和赛道管理案例分析、竞赛裁判工作、赛事传播和舆情管理、省级监管政策和管理办法、办赛方案审核、精英运动员检录和技术会议、医疗保障等。
难能可贵的是,不单是赛事方、运营商、各地分级监管部门,马拉松行业链条上的计时、奖牌、搭建等产业,也都有代表参与,显示了广东马拉松产业的兴盛场景。
李国卿在会上呼吁,大家不要盲目追求标牌,鼓励多办特色赛事。他还阐释了特色赛事“特”在何处:规范的竞赛组织管理、浓郁的城市历史文化、满意的跑者赛事体验、火热的市场商业氛围。
李国卿是6月份从竞赛部轮岗到马拉松部的,他是个有十多年跑步经历的跑者,国内大赛以及国外大满贯跑过十多场。显然,他属于严肃跑者,不倡导参赛包、完赛包、补给上的过度内卷,非常在意于马拉松不能偏离体育运动的主旨。
接下来马拉松部还要到多地调研,结合之前田协发布的《关于进一步加强马拉松赛事组织工作的通知》,国内马拉松的下一步,蕴含着不少积极的变化。
当然眼下马拉松也面临着不少发展中的问题,尤其是各方面高度关注带来的压力,李国卿希望大家能够团结起来,共同面对挑战。
新局面
2024年,广东通过备案申报的赛事67场,实际举办55场,较2023年增长12%。其中田协认证28场,A类21场、B类7场。非认证赛事27场。参赛总人数超过80万人次,同比增长18%,赛事质量与影响力实现双提升。
这几年来,广东马拉松在国内处于第一集团,不属顶尖水准。相比江苏、浙江,我感觉广东在马拉松上多少显得有些不温不火,当然,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。
不过在马拉松的属地监管上,广东一直做得非常规范。这次培训中,针对办赛中的各种易发、高频问题,都邀请行业专家进行专业、深度解读,给大家提供改进的思路、方案。认真听了两天,我是感觉学到了很多新知识。
受气温影响,广东从4月到10月的跨度中,不建议举办大型路跑赛事。对于这一条,我持保留意见,这等于将赛事全压给年初和年底了。
年初档期有春节影响,大的赛事一般都不愿选,这些年来就清远马稳定在3月下旬办。年底就热闹了,但其实档期很有限,扎堆十分严重,甚至影响着一些中小比赛的生存。
虽然说今年有全运会的“耽搁”,是特殊情况,但没有全运会,局面上也难有大的改观。
我建议一部分赛事可以将档期移至年初。同时也期待着管理上多点弹性,“不建议”不宜视为高压线,可以让一些中小城市的赛事,进行适当的尝试。
广东省田径协会路跑委员会副主任刘珊也强调了团结。今年广东马拉松受影响的更多是建设层面,在困难下,唯有整个路跑圈的团结,方能在接下来迎来新局面。